今天下午經過市民大道台北車站段時看到旁邊正在興建的「京讚」(我想這一個建案的名稱應該是這個吧?),在圍起來的鐵皮上寫著「五鐵共構」的字樣。在騎車的時候我想著,所謂的五鐵除了高鐵、台鐵與捷運外,還有兩鐵是什麼?唯一可以勉強加入的是公路局,就是那些阿羅哈、國光客運、飛狗等等專門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的巴。但是這樣一來,另外的一鐵呢?是計程車?還是飛機呢?如果是飛機的話,從台北車站要到松山機場也還有一段不算短的距離,這樣可以堂而皇之的把松山機場給納入範圍嗎?還是覺得很納悶。
  不過就在高鐵台北板橋段的履勘要通過的同時,昨天的新聞也把前兩天週末假日的冷冷清清給報導了出來,讓我不禁想,以台灣這樣的彈丸之地,高鐵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嗎?時速達到三百公里的高鐵,雖然從台北到左營只需要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不過我實在想不通中間的板橋、桃園、新竹、台中、嘉義與台南站的經濟效益為何?尤其是台北到板橋間的十分鐘距離。
  再加上,目前台灣的經濟發展已經傾向於大陸地區了,而國外高速鐵路的訴求主要在商務人士,相信台灣也將會是如此,這樣一來,以公司所在地的台北與高雄將會是乘坐高鐵的主要客層,從高雄左營搭乘高鐵從桃園青埔站下車後,轉搭客運或其他交通工具前往桃園機場,我相信一定會是未來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但是如果要從台北或板橋到桃園呢?這樣的交通方式划算嗎?
  也許政府所要看的只是從高雄可以快速到達機場吧。其他的地方車站在這樣的情況下,會有獲利的空間嗎?可以值得繼續營運嗎?很難以預期吧。
  所以說,與其發展高鐵這一個耗費將近六千億新台幣的工程,倒不如把這筆錢拿去做為各個都會區捷運的興建來的有價值吧!像是桃園的機場捷運就是一個非常值得快點投入興建的公共建設。
  在去年到新加坡旅遊回來後,發現台灣的桃園機場竟然還是要靠傳統的汽車來接駁,感覺真的有些跟不上時代之感,也許是我孤陋寡聞嗎,只是我直覺的認為還是需要有機場捷運這一項公共設施。已經有廿多年的桃園機場,很不可思議的竟然沒有這樣的規劃。(直到近幾年才有將桃林鐵路規劃為機場捷運的聲音出現,接續著聽說相關的路線規劃已經好了。只是不知道要到何時才可以真的付諸實現?)
  台灣真的越來越有被邊緣化的現象了。從新加坡回來的晚上,整個機場可說冷冷清清,沒有所謂「國際機場」的事實。未來真的要好好注重台灣的觀光產業發展,吸引國外友人前來,否則真的空有好山好水,只能夠孤芳自賞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射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