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剪刀男(ハサミ男,1999)的前幾段時,心裡面浮現了一個疑問,就是這部小說真的值得法月綸太郎(1964~)稱讚為「難得一見、越看越欲罷不能的小說」嗎?明明這樣的敘事方式在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1890-1976)的艾克洛德命案(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1926)、東野圭吾(1958~)的惡意(悪意,1996)中都有使用過了,都是以「我」這一個第一人稱的敘述作為主題來鋪展。如果要說其中的不同,那應該是一開始這一個「我」所代表的就開宗明義的指出來,這一個我就是兇手罷了;而開始兇手變為偵探的轉折,也並非是很別出心裁的設計。我繼續抱持著懷疑的態度看下去,只是越看到後面,我卻欲罷不能......
  獲得了日本第十三屆梅菲斯特獎(Mephist Prize)的殊能將之(1964~)所寫出的這一本「處女作」剪刀男所敘述的是一個具有人格分裂症的連續殺人犯,在想要犯下第三件罪行的時候,竟然發現想要殺害的那一個女高中生竟然被別人先下手為強。說先下手為強可能還不夠構成震撼的效果,令他衝擊的是,那一個女高中生被殺害的方式竟然跟他殺害前兩個人的手法全然相同,都是在先勒斃被害者後,再將一把剪刀給刺入被害者的喉嚨旁。很明顯的嫁禍手法,這時對那一個「模仿犯」與被害者女高中生產生興趣的「剪刀男」便下決心要將這一個冒牌貨給揪出來(雖然其中的最主要理由並不是要為自己洗刷冤屈)。
  越看到後面越能為作者的「誤導」功力感到佩服,雖然說在書裡面作者也曾經藉由刑警的口中教導讀者不要只因為表面上的模樣而被對方的第一印象所蒙蔽了,但是我還是沒有辦法不掉入作者所設的陷阱中。
  看到最後幾章的時候,就在答案將要揭曉的那剎那,我還是非常地不明就裡,為何這一個「我」的轉變是如此之大,還要藉著往前翻閱才可以試著將自己從迷惘中拉出來。如果你有看過歌野晶午(1961~)的「櫻樹抽芽時,想你」(葉桜の季節に君を想うということ,2003)的話,而你又在看這部「剪刀男」時,同樣被陷入五里霧中而不自知的話,那恭喜你成為我的盟友!
  不過當初在書店看到這本小說的時候,我心裡面非常的掙扎,為的是他的標題與封面的設計。當時我看到時,並不覺得這部是本推理小說,在我的眼裡看來應該是本純文學的小說;科幻小說(因為讓我想起了Edward Scissorhands)或是更糟糕的搞笑小說。看到書店竟然把它給放在推理小說的書櫃裡感到莫名奇妙,也沒有想要拿起來看看究竟是為何的舉動,現在想起來,或許我也被書給誤導了,但是這一個誤導不是針對兇手這一個角色的誤導,是被整個書籍的設計給誤導了,被誤導成連翻都不想翻!好險在網路上閑晃的時候,看到有網友推薦這部,否則或許我將會錯失掉這本可以讓我ㄧ氣呵成看完的小說吧!
對了,除了梅菲斯特獎外,這本小說還獲得了

「本格推理小說BEST 10 2000」第2名
「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2000」第9名
「週刊文春推理小說BEST 10 1999」第10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射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